首页 旅游资讯 正文内容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郝囷科技 旅游资讯 2023-09-19 22:09:01 7 0

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嘉峪关关城下,

游客会被一个留着大胡子,

穿着铠甲、战靴的西北汉子吸引。

他亲笔书写嘉峪关特有的“通关”证件

“关照”(通关文牒),

和游人讲上一两句“古言古语”……

很多人通过这位名叫李森的嘉峪关“关长”,

叩开了“天下第一雄关”的大门。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李森在为游客手写“关照”。

陈钟昊/摄

一个想法的萌生

——为游客zhī作通关文牒

李森:

我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里

看到了明代的“关照”印版,

那是古代出入嘉峪关的凭证,

相当于当时的“护照”“签证”,

我觉得这或许能成为一个特色纪念品。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李森在为游客手写“关照”。

陈钟昊/摄

李森:

一开始,

我把宣纸裁成小方块,

用毛笔在上面写下“关照”的文书。

后来和景区合作,

逐渐开发出印刷的“关照”,

只需在上面写下游客的名字、家乡。

“来者何人,报上名来”

——“古言古语”的“通关话术”

李森:

我最终设计了一套“通关话术”,

先问游客从哪里来。

比如,

他是从宁波来的学生,

我就会说他是“明州学士”。

再问他到西域“有何贵干”。

在“关照”上写下游客的信息,

盖上自己刻的印玺,

最后宣读“关照”内容,

游客才算“合法通关”。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李森(左三)在与游客互动。

陈钟昊/摄

李森:

为了符合古代嘉峪关负责检查商旅往来的

守关将军形象,

我从2012年开始留起胡子,

自己缝制了铠甲、战靴,

后来,

游客们都叫我“关长”。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7月14日一早,李森来到嘉峪关关城景区,忙着整理摊位和穿戴。

刘金海/摄

“上辈子就在这里”

李森:

我的姑姑曾告诉我,

爷爷的爷爷就是在嘉峪关当将军的。

巧合的是,

关城里的游击将军府有个牌子,

牌子上记载着:

光绪八年,

一位李姓游击将军在嘉峪关上任。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傍晚,李森结束一天的工作离开嘉峪关关城景区。

陈钟昊/摄

李森:

虽没有考证过,

但我冥冥之中觉得,

自己正做着上辈子的事。

不仅仅是一张“关照”

李森:

其实,

我最希望的是,

游客们来到嘉峪关

能多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,

而不是仅仅冲着一张“关照”旅游纪念品,

或者跟我合影打卡、发短视频而来。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李森售卖“关照”的摊位吸引了不少游客。

陈钟昊/摄

李森:

我的摊位上,

有对“关照”起源的介绍,

希望大家可以花一分钟读一读这些内容,

也给孩子们读一读。

我能一直做到干不动为止

李森:

最近嘉峪关来了好多研学团,

景区找我帮忙,

给孩子们在纪念品上写一些东西。

我也计划着,

下一步,

要把我掌握的关于嘉峪关的知识系统梳理一下,

设计一些适合孩子们的文创产品。

来者何人?报上名来!古人来到长城,是怎么“通关”的?

结束一天的工作后,李森准备骑电动车回家。

陈钟昊/摄

李森:

我从来没想过退休。

宣传嘉峪关这件事,

我能一直做到干不动为止!

统筹实施:周清印、王秀真、邓伽、刘金海

策划编辑:李建发、张曦

调研采写:刘金海、陈斌、方欣、邵香云、白佳丽、陈钟昊、罗鑫、郭雅茹、李晓玲

有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更多有趣知识,敬请收藏《半月谈内部版》2023年第9期“焦点深谈”栏目稿件《长城保护新格局》。

声明: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 E-MAIL:admin@bb1314.com 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请填写验证码
文章目录
    搜索

    版权声明   免责声明  举报投诉

    Powered by https://www.haoqunkj.cn     湘ICP备19000562号-3